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优化营商环境是郑州航空港“二次创业”的重要抓手、标志性工程。围绕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,河南郑州航空港组织人社局内强素质、外抓管理,提高坐标、狠抓落实,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系列组合拳。
学思想,提升站位格局。该局坚持立足发展、融入全局,树牢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理念,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,转观念、强作风、拓视野。强化理论武装,站位中央、省委和区党工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,站位航空港区新起点、新使命、新突破,围绕转变作风,深挖思想根源,开展专题研讨,让“人人都是营商环境”更加入脑入心。创新方式方法,着力拓宽格局视野,对标对表,前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学习先进地区经验。狠抓教育培训,层层压实责任,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各级党组织理论中心组、民主生活会、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,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亲自抓、班子成员带头抓、党员干部具体干。依托远程教育和河南网络干部学院等平台,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,不断提高营商环境的思想认识、能力水平和服务意识。
学业务,提高能力水平。该局聚焦短板弱项,主动破解本领恐慌,优化改进工作方法,强化提升服务水平,建设符合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组织人社队伍。盯实战实效岗位练兵。紧扣优化营商环境要求,开展“岗位练兵”行动,通过领导带学、业务讲堂、你问我答、交流点评、现场测试等形式,学业务、强素质,练精兵、当能手。聚焦质量和效率,全面梳理组织人社工作核心业务政策和重点业务流程,常态化组织业务科室内部研讨政策落实、流程优化、标准提升,以讲促学、以学促行。组织机关干部到党性教育基地等开展沉浸式、实景化培训。常态化开展“业务知识授课”“技能训练”,定期组织“亮赛比”活动,培养组工干部一专多能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,在基层党建、干部队伍、人事人才、社会保障、劳动监察等领域主动领题,着力破解影响组织人社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。
严管理,狠抓责任落实。该局聚焦“讲政治、重公道、业务精、作风好”,持之以恒抓制度、抓纪律、抓管理,为优化营商环境筑牢根基。着力根治办事拖拉、工作敷衍、不作为乱作为,调高工作标尺,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、细化工作任务,形成密切配合、高效运转局面。规范机关内部管理制度,用好积分制管理办法,制定工作清单,优化工作规程,构建科学规范、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。严格落实“一岗双责”,深入推进清廉机关建设,梳理排查岗位运行和廉政建设风险点,对组工干部严格教育、严格管理、严格监督。以支部为单位,广泛开展家风家教、警示教育、谈心谈话、典型选树等活动,推动组工干部增强纪律意识、规矩意识。
优服务,走好群众路线。该局创新工作举措、锐意改革,勇于展现担当、彰显作用,打出政策组合拳,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组织保障。强化营商环境干部队伍建设,结合专业结构、年龄结构,统筹提出10大指挥部、21城、各招商分局、3个驻外招商办事处建议人选。创新人才保障、选用、培育、激励机制,构建以“空中丝路人才计划”为引领的“1+18”系列人才政策,实施高层次人才、外国人才、创新型企业家等12类人才引进培养专项,对各类人才提出更具吸引力、更能彰显航空港区引才诚意的具体扶持政策。开展“空中丝路-创响起航”启动仪式暨高端人才(项目)对接洽谈会,大力招引青年人才来区创新创业。建成15个双创专业园区,总面积突破300万平方米,入驻科技企业1800多家,为各类人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。设立15家博士后工作站(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),引进职业培训院校10余所,培训职业技能人才2万余人,获得副高职称以上500余人,中级以上职称1000余人。实施“党建引领·亲商强企”行动,坚持台账式管理、项目化推进,跟踪落实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关于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》和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“一把手”服务群众实践活动实施方案》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,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,精准实施就业援助,推进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00人。推进“人人持证、技能河南”建设,力争实现全年组织培训4万人,新增技能人才1.5万人,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人。深化“放管服效”改革,进一步减环节、减材料、减时限、减跑趟,让市场主体准入更便捷。扩展服务方式和渠道,全面推行“网上办”“就近办”“一次办”,推动“智慧人社”建设,打造便民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3 非洲养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8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